2025年7月,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修訂發(fā)布《綠茶 術語》國際標準。該標準由我國牽頭修訂,得到了全球茶葉生產國、消費國利益相關方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,來自英國、德國、日本、斯里蘭卡和肯尼亞等8個國家的專家共同參與了標準研制。
綠茶品類多、類別難辨,為更具象化推動標準的理解和應用,新標準在原版標準基礎上進行了創(chuàng)新性修訂。修訂后的標準將綠茶品類、外形和內質等專業(yè)術語轉化為直觀鮮活的圖片和分層清晰的風味輪,生動呈現(xiàn)了綠茶的品類、外形、湯色、香氣、滋味和葉底等143個術語,將術語文字轉化為視覺化認知,實現(xiàn)了“文字標準+視覺索引”的雙軌呈現(xiàn),使得綠茶術語表達更直觀,有助于解決認知歧義。
我國作為全球綠茶生產與貿易大國,在該領域的長期實踐和技術積淀,為該標準的修訂發(fā)布貢獻了中國智慧,為全球綠茶推廣和國際貿易提供了統(tǒng)一的技術語言。
關注“廣東技術性貿易措施”,獲取更多服務。